1.“英语课程标准”中指出,中学英语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对学生听、说、读、写的训练,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,并初步具有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。其中,英语写作能力是我们进行基本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。但我国英语教学现状却是重笔试中的语法项目讲授与考查,对学生的写作能力,即书面表达方面的能力训练则存在明显的欠缺,很多学生的写作水平不尽如人意。
2.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推行,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,这就对学校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英语教师要多想办法,多探索,努力提高学生听、说、读、写的全面能力。而英语的写作能力又是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技能的综合体现。“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”要提高英语的写作能力,绝非一日之功所及,必须从基础抓起,并由简到繁,由易到难,循序渐进,持之以恒地坚持训练。
研究范围:从七年级开始逐级实施。主要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《英语教学大纲》的教学要求,结合本年级有关的学习内容、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。
研究计划:
本人进行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尝试大体分为四个阶段:
第一阶段(2012年9月为立题阶段)根据七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热情尚存,但写作方面能力还比较弱的实际情况,确立进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作为研究课题。在初一上学期,由于学生的词汇量和水平都很有限,可采用要求学生背诵所学的课文,然后,模仿写作的方式,。对于老师来说,操作简单,考前的准备工作容易。学生也容易准备,水平和能力高的学生,选择背诵,差一点的学生可选择朗读。这属于比较低层次的语言形式的操作。
第二阶段(2012年10月—2013年1月为研究和总结阶段)本阶段力求做到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写作练习。写作前确立写作主题、内容、要求及注意点,写作后一律进行详批,力求面批。每次批阅后,将大部分同学存在的共同错误加以归纳、分析、研究,找出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所在,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练习。并总结有关经验,改进下一阶段的写作教学方法。
第三阶段(2013年2月—2013年7月为继续研究阶段)在上一阶段写作教学尝试的基础上,修正有关研究方法,提高写作的要求。比如,增加写作次数,增加写作内容,增加写作难度,特别要加强各种时态和语态的练习,并适当进行宾语从句、状语从句和定语从句的练习等。在创造性方面,背诵课文、对话或指定的题目、图片进行问答,缺乏创造性。如果给学生足够的创作空间和时间,宽松的气氛,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他们的作品中。通过他们所编的对话、小品,我们不但可以测试到他们口头运用英语的能力,还可以测试到他们拼写单词、造句、词语运用等的写作能力,是综合能力的测试。
第四阶段(2013年9月为结题总结阶段)通过一年的写作教学尝试,采用论文或结题报告的形式,将写作教学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方式方法和获得的经验加以总结。
预期结果:
经过第一、二个阶段,每一位学生对英语写作在心理上实现由惧怕到适应、由适应到喜欢的转变,同时在行动上实现由“要我写”到“我要写”的转变,力求实现“我手写我心”。消灭常见的语法错误,写作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,预计写作题班级平均得分(以满分15分计算)可由原来的5分提高到8-9分。
经过第三、四个阶段,每一位学生对英语写作有较大的兴趣和爱好,在彻底消灭常见语法错误的基础上,能写出一些较为复杂而又流畅的句子,表达意思正确、到位,写作能力有显著提高,预计写作题班级平均得分(仍以满分15分计算)可由原来的8-9分提高到10-13分。
成果表现:撰写研究方案、总结、论文。
评论